三过其门而不入

三过其门而不入,出自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。”

远古时期,洪水经常泛滥,冲毁房舍,淹没农田,灾情十分严重。尧派鲧去治水。鲧采用积土阻水的传统治水办法,但这只能对付一些小水灾,对大的洪水没有作用。鲧治水九年,没有成功。

舜继位以后,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。禹从父亲的失败中得到了启发,用土堵水行不通,可以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特点,把水引导到低处,让水流向大海。于是禹就根据地势,逐级逐段开挖沟渠,引水入河,疏通淤塞的河道,加快河水入海的速度。

禹亲自考察地形和河水流向,确定沟渠的适应方位,组织并指挥施工。由于常年在野外奔波,禹的脚底长满了厚茧,小腿上的汗毛也磨光了,皮肤晒得黝黑,过度劳累使得禹日渐消瘦。
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禹走遍了华夏大地,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治水工程,为许多地方的百姓解除了水患之苦。可是他自己没有一点时间回家看望老母和妻子,虽然三次经过家门口,但因为治水要紧,禹也没有进去。甚至他的儿子启出生时,禹走过门口听到婴儿的啼哭声,也没有进去抱一抱儿子。十三年过去了,禹治水终于成功。从此,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传为千古美谈。

“三过其门而不入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心工作,公而忘私。

内涵段子 幽默笑话 故事大全 头条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