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识庐山真面目

不识庐山真面目,出自宋朝苏轼所著的《题西林壁》: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

庐山位于我国江西九江市的南部。相传在西周武王时,有一个名叫匡俗的高人,在山上结庐而居,他住的几间茅屋就被称为匡庐,周武王曾多次派人来请他出去做官,都遭到拒绝。后来,人们便把匡俗隐居的这座山称作庐山。

庐山三面临江,山势十分雄伟,最高的汉阳峰,海拔有一千四百多米。由于山清水秀,风景秀丽,庐山成了一个绝佳的游览胜地,另外,因为它临江靠水,山上烟雾缥缈,让人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,更添了一丝神秘的感觉。很多诗人都为庐山写了诗歌,北宋时杰出的大文学家苏轼也有一首赞美庐山的诗:
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
诗的大意是说,正面看高岭横空,侧面看却成了一座峭峻的奇峰。随着远近高低角度的不同,千姿百态,气象万千,为什么一下子看不出庐山的真面目呢,只因为身在庐山的环抱之中。

后来,“不识庐山真面目”这一成语,用来比喻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。

内涵段子 幽默笑话 故事大全 头条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