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闭门羹”是一种什么“羹” “闭门羹”一词的由来

“闭门羹”常用来比喻被委婉地拒绝。求人办事,对方不回应或者避而不见,关闭大门,你只能待在门外,便是吃到“闭门羹”了。这“羹”为何物,背后又有个什么样的故事呢?

“羹”在古代是指羊肉汤,后来粮食、蔬菜、水果也可做羹。如我们今天吃的粟米羹、莲子羹等,现在人们把普通的浓汁食品也称为羹。“闭门羹”一词始见于唐代冯贽《云仙杂记》所引《常新录》的一段话:“史凤,宣城妓也。待客以等差……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”

据说在唐朝,宣城女子史凤乃一代名妓,不仅姿容绝代,才艺更是无人能比。比如她曾作诗《锁莲灯》:“灯琐莲花花照 ,翠钿同醉楚台巍。残灰剔罢携纤手,也胜金莲送却回。”于是便有很多男子慕名前来,希望结交。但并非所有人都能遂愿,因为此女立下规矩,要求相见者必留诗一首,满意才见,如果诗文不好,则被婉拒以“羹”。以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,所以人们便把这羹称为史凤的“闭门羹”。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之后,人们便把“闭门羹”作为拒绝的代名词,现在只取“闭门”之意而无“羹”可招待。

内涵段子 幽默笑话 故事大全 头条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