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,摔倒了,看看周围有没有人,有就哭,没有就爬起来;长大后,遇到挫折,看看周围有没有人,有就爬起来,没有就哭。--题记人越长大,就越习惯于压抑内心的真实感受,不再放声大哭放声大笑,什么都只是淡淡的点到为止。因为,长大后的我们,不再相信眼泪,即使忧伤。未过冬的秋末,一个离别的季节。我们在火车站告别,当知道这一别不知又要再隔多久才能见面,她落泪了,我却始终保持微笑。“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,现
人生有度,过则为灾,做人不必刻意,做事不求完美。功不求盈,业不求满,花看半开时,酒饮微醉处。可以清高,但要有宽容之心,否则就是孤傲。可以仁慈,但要有果断之举,否则就是软弱。可以强势,但要有所敬畏,否则就是暴戾。有财,要懂得节俭,否则就会奢侈。有识,要懂得谦虚,否则就是骄傲。尊贵,要懂得谦卑,否则就是刁蛮。凡事有度,话不可以说尽,要把握分寸,事不可以做绝,要留有余地。
悠悠岁月,恍然间想起小时候,一直以为山的那边是海,时光飘飘,记忆翩然划过,心还未老,我还只是追梦的孩子。曾以为,山的那边是海。小时候,有篇课文叫山的那边是海,印象很深刻,我也很想去看海。一直带着这个梦,可是一直没能看见海,山的背后还是山。也许是深深地相信山的那边一定是海,一直都在追寻海,我只是个追梦的孩子。漫途四顾,除了山还是山,山的那边还是山。拖着疲惫的身体,可是,除了山还是山,根本没有海
她,对人总是那么的不冷不热。她,喜欢一个人,静静的去听那些伤感的歌曲。她,总是装出一副很坚强的样子,其实,她很软弱。她,没有人去仔细的了解过。她,出生在一个很温馨的家庭,拥有一个温暖的家。她,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听歌,喜欢一个人抽烟,喜欢一个人喝酒,喜欢一个人…她,很自私。她,不喜欢去交朋友,她,早已喜欢了孤独。她,会认真的对待每一个人,每一件事。她,不会放弃自己做的每一件事,哪怕
懂,是一种简简单单的感动,懂得你的眼泪,给你最暖的安慰;深知你的憔悴,怪你为何不知疲惫。懂,是一种难言的柔情,入心入肺,入骨入髓;懂,即使不言不语,即使山高水远,彼此的心依然贴近,惺惺相惜没有远离。懂,是一种没有距离的陪伴。相隔万水千山,也泯灭不了深切的牵挂;纵使海角天涯,也阻碍不了敞开的心扉。懂,是一种触碰心灵的相对,也许一个眼神,一个哀叹便能了解你内心的喜悲;无需热烈
刚刚看到一篇文,某个地方36岁女子当姥姥。一方面感慨如今的媒体弹尽粮绝,一方面为差距感到心寒。我生活的这个地方1516岁当妈妈的姑娘太多太多,并没人觉得稀奇。偶尔我也会为他她们觉得可惜,转念一想觉得并没有什么。可是下面的评论更加触动我。很多人觉得惊讶,觉得本该书香环绕无忧无虑的年纪怎么能柴米油盐灰头土脸呢。也许真的是地方的差距吧,发达地区的21世纪里平行空间的我们还活在20世纪甚至19世纪
学会看路上的风景,学会品味过程的甜美,懂得感受生活的乐趣,即使再遥远的终点,走起来也不会太远,再艰难的路途,走起来也不会举步维艰。人生,不要太过强求,不要过于执拗,一切顺其自然,一切随遇而安。人生的路上,一切都是忙碌的,一切都是紧张的,一切也都是有如奔跑的。我们每天努力奋斗,有的是为了家庭幸福,有的是为事业成功,有的是为生活幸福,有的是为妻儿快乐,有的是为老人健康……为了这样的目标,长年累月的
那一年,上了驿站,生命开始奔波;那一月,蹒跚的身影略显孤独,天空总是蓝的出奇;那一日,将思念埋藏,用微笑面对即将开始的未知;那一刻,辗转现实与梦幻的边缘,倾听落雨的故事;那一年,将阡陌的接力交给2012;那一月,池边的碧树,山上的岩松,斜阳中朝暮早已遗落;那一日,一分一秒,日子精美,好到蜜罐;那一刻,戴上耳机,闭目聆听那份仿佛天外传来的音乐;那一年,华不再扬,急景流年;那一月,鹅
往往很多事情,远亲不如近邻,积累几千年的生活经验的话,是不会有错的。邻居对亲人的陪伴帮助往往多于远方的亲人。但是不是就代表远方的亲人没有邻居们那么关心家人呢?答案肯定是NO。往往就有很多亲人之间去比较起来了,没有考虑其它因素,只考虑自己多陪伴帮助亲人朋友是不是亏了。探望陪伴亲人老人孩子亲戚朋友,是一件开心的事情,离的近,应该多回去看看,机会多,应该感到很幸运。除非觉得探望亲戚朋友和父老
生活,无论何时,都会有这层雾存在,等雾散开了,有些事情也会豁然开朗,但那时或许失去的会很多,能够把这层雾看透,能够把这些事情看清,保持一种和谐的处理心态,会让自己轻松许多,更会让自己成熟很多。雾,作为一种自然现象,每当弥漫时,都会让视野变得似纱似幻,给人一种朦胧的美,朦胧的感觉。生活,许多事情,在表面的背后,都有着另一层的意义与意味,这层事物就是生活中的雾。对于这种雾,你看的太清楚了,会让你非